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觉得金融体系没有隐私可言。一些网络朋克们,特别想制造一种不受监管的货币,在这种日渐强烈的想法驱动下,拯救世界的程序员们渐渐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技术理论来支撑加密货币这个概念。

2008年,一个网名中本聪的人提出了比特币,可以理解为一个账本分布在不同人手上:小明给小红100块钱,就告诉周围的同学,一传十,十传百,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小明给了小红100块钱”。这些本子,每本都一样,这就是比特币。本子上就是比特币的所有数据。
当年中本聪提出比特币,没多少人知道,后来一个芬兰大学生帮助中本聪写了比特币的介绍材料,还设计了LOGO,建立比特币论坛。到了2009年,这个论坛发生了第一笔比特币兑换,有人用5.02美元跟别人换了5050个比特币,接近当时电脑挖比特币的电费成本。

2010年,芬兰大学生把比特币介绍发布到了一个世界级电脑发烧友网站/.网,这一下在那个圈子里火了。
2010年双12那天,中本聪留下了一则告别帖,从此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2011年媒体开始报道比特币,富二代罗杰听到后被圈粉,他在高速公路广告牌、电台广播节目到处为比特币打广告。由于他倾尽全力、呕心沥血支持,被称为“比特币耶稣”。

2012年1月,成功企业家文塞斯开始大量买入,并拉了很多公司总裁加入比特币阵营。2013年3月,在一场科技巨头年会上,文塞斯把比特币介绍给了许多硅谷大佬,比特币从草根走进上流社会。